${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健康频道>>动态热点
沉默的胃杀手:半数中国人携带,这些信号别忽视!

2025-08-07 09:46:18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在中国,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的胃里藏着危险的“住客”——幽门螺杆菌(Hp)。它是唯一能在胃酸“海洋”中存活的细菌,更是被世界卫生组织盖章认证的一级致癌物。它如同沉默的破坏者,悄然损伤胃粘膜,一步步从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向胃癌发展。最狡猾的是,它的偷袭常常“静悄悄”。在初期仅有些轻微不适,甚至毫无感觉。当明显的上腹疼痛、腹胀恶心、频繁反酸烧心、异常打嗝等症状找上门时,胃可能早已伤痕累累。

身体在报警:这些信号可能指向幽门螺杆菌

别把以下不适都当成“吃坏了”或“压力大”:

1、顽固的消化不良:饭后饱胀、早饱(吃一点就饱)、嗳气不断。

2、反复上腹痛:心窝处(剑突下)隐痛、钝痛或烧灼痛,空腹或夜间可能加重。

3、恼人的反酸烧心:感觉酸水涌到喉咙口,胸口后有灼烧感。

4、莫名口臭:口腔异味顽固,刷牙漱口后难以消除(细菌代谢产物所致)。

5、食欲减退、消瘦:长期感染会影响消化吸收,可能导致体重下降。

尤其注意:如果出现呕血、黑便(像柏油一样)、持续呕吐、短时间内明显消瘦,这可能是严重胃病甚至胃癌的信号,必须立即就医!

它是如何钻进你胃里的?传播途径揭秘

幽门螺杆菌主要藏在感染者的胃液和唾液里,传播途径很“生活化”:

“口-口”传播:这是最主要的途径!共用餐具、互相夹菜、共用饮水杯、亲吻、大人咀嚼食物喂孩子等。

“粪-口”传播:感染者粪便中可能存在细菌,污染水源或食物(如被污染的蔬菜水果),他人摄入后感染。

“胃-口”传播:感染者呕吐物污染环境,他人接触后可能感染(相对少见)。

为什么容易“一人感染,全家遭殃?”

正是因为亲密接触、共餐等习惯,让细菌在家庭成员间悄然扩散。

揪出“元凶”:简单可靠的检测方法

怀疑感染?别慌,检测方法成熟便捷:

1、C13或C14呼气试验:目前最常用的“金标准”。只需空腹服下一粒特殊药丸,等待一段时间后对着袋子吹气即可。无痛无创、准确率高。注意:检测前需停用胃药(如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等数周,具体遵医嘱。

2、胃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做胃镜时,医生可钳取一小块胃粘膜组织进行快速检测。优点是能同时观察胃内情况,缺点是有创。

3、血液抗体检测:抽血查抗体。缺点:只能反映曾经感染过,不能区分是现症感染还是过去感染且已根除。

4、粪便抗原检测: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Hp抗原。适用于儿童等不宜做呼气试验者。

根除成功≠高枕无忧:后续管理不可少

1、胃的“旧伤”可能还在:根除细菌能消除炎症,但治疗前已形成的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等病变通常是不可逆的,它们仍是潜在的癌变风险区。

2、胃癌风险未清零:根除Hp能显著降低(约1/3)胃癌风险,但不能完全归零。残留的病变区域仍需警惕。

3、定期胃镜复查是关键:尤其对于根除前已有胃粘膜萎缩/肠化、有胃癌家族史、或曾患胃溃疡等高风险人群,务必遵医嘱定期进行胃镜复查,以便早期发现任何异常变化。

幽门螺杆菌虽狡猾,但可防可治。重视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积极检测,规范治疗,并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能筑起坚固的防线,让这个“沉默的胃杀手”无处藏身,守护我们和家人的“胃”来健康!

来源:沈阳市肛肠医院

责任编辑:张博华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