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人民医院心理科成功为一位长期受失眠困扰的退休女教师提供了有效治疗方案,帮助她重获良好睡眠。
这位患者今年65岁,因“反复失眠30余年,近 4个月又加重”而前来就诊。她自述年轻时因生活压力,逐渐出现入睡困难、睡眠不实、多梦、易惊醒等症状,日间紧张思虑,总担心晚上难以入睡。尽管尝试了多种失眠药物治疗,但每次调整药物后,她都会开始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依赖性,导致夜眠再次波动。近4个月来,她的症状加重,几乎整夜无法入睡,白天困倦无力,血压波动大,血糖升高,自感服用睡眠药物后仍无法入睡。
经人介绍,来到辽宁省人民医院心理科就诊。心理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杨学平经过仔细问诊和心理相关评估,发现患者的长期失眠问题与焦虑情绪息息相关,为改善睡眠情况,必须先解决焦虑问题。心理科为患者制定了系统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焦虑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认知方式调整等个性化治疗手段。经过两周的治疗,患者的焦虑症状明显减轻,血压血糖趋于平稳,睡眠质量显著改善。
此案例再次提醒我们,面对失眠问题,大多数人采取的早睡、饮酒助眠或随意购买安眠药等应对方式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可能使原本短暂的失眠问题逐渐发展成慢性失眠,对生活产生更多不利影响。此外,失眠也可能是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类疾病的症状之一,单纯通过上述方法希望解决睡眠问题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还会延误原发疾病的治疗时机。
为帮助失眠人群科学应对失眠,找回良好睡眠,辽宁省人民医院心理科睡眠门诊将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评估和科学的解决方案。该科室的治疗特色包括:面向各年龄阶段患者群体的失眠问题,结合失眠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最大程度减少助眠药的成瘾性;进行失眠患者的整体评估,找到影响睡眠的原因,对因治疗,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开展睡眠卫生教育,指导患者通过改变对睡眠的认知方式、调整影响睡眠的生活习惯来改善睡眠;进行睡眠药物的治疗及监控,防治药物依赖;提供失眠的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团体治疗,帮助部分失眠患者摆脱药物依赖;针对影响睡眠的情绪问题进行评估和治疗。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专业团队致力于帮助更多失眠患者科学应对失眠问题,重拾健康睡眠,享受美好生活。
心理科室简介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理科是由时任主任何茹于2005年组建,2007年在科室门诊基础上,成立辽宁省内首家综合医院心理科病房,目前是辽宁省省级重点专科及精神科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心理科一直注重“医、教、研”相结合,目前科室门诊量近3万人次/年,临床诊治经验丰富、理念先进,同时科室承担中国医科大学本科生教学及实践任务,具有中国医科大学及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累计发表国内外专业论文数十篇。科室拥有一支具有精神卫生资质的专业化诊疗团队。科室创始人时任主任何茹为第三届“辽宁名医”。科室开设特色门诊—睡眠门诊,打破了传统的促眠药物治疗的单一模式,立体化评估及治疗,全面促进患者的睡眠及心理健康。同时,注重儿童青少年人群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结合特色团体治疗等形式,促进心理健康。科室通过义诊及科普讲座等形式,积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民众维护心理健康意识,体现公益担当。诊治特色:睡眠障碍(失眠)、抑郁症、焦虑症、惊恐发作、恐惧障碍、神经衰弱、强迫症、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等)、双相情感障碍、疑病症、妄想症等疾病的心理筛查、诊治和鉴别,心理亚健康人群的心理评估以及解决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青少年成长、职场人际关系及压力管理等社会心理问题。
本文根据辽宁省人民医院案例及个人观点撰写,旨在科普更加趣味性的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