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健康频道>>康养课堂
重症肌无力:从基础认识到前沿治疗的全面解析

2025-06-17 09:05:17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重症肌无力的发展历程是医学界对自身免疫疾病认识不断深入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简单的临床描述到如今精准的分子靶向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这一疾病的认识过程不仅展现了医学科学的进步,也反映了跨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从历史沿革到前沿研究,重症肌无力的每一步认识突破都为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生存希望和生活质量改善。

重症肌无力是免疫力低才得病吗?

在重症肌无力中,你的免疫系统发生异常,产生的致病性IgG(元凶)攻击神经肌肉接头,就像是一个坏了的蓝牙连接,肌肉和神经不能正常进行通信,导致肌肉不能正常收缩,从而出现肌肉疲劳和无力。

重症肌无力有哪些症状呢?

重症肌无力怎样诊断呢?

近年来,抗体检测技术的进步进一步提高了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准确性。目前认为,CBA作为首选检测方法,可以提高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及MuSK抗体的检测率。

确诊了重症肌无力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

传统治疗药物在重症肌无力管理中仍占据重要位置。

1、胆碱酯酶抑制剂:最常用的是溴吡斯的明;

2、免疫抑制治疗:如激素类、硫唑嘌呤(AZA)、他克莫司;

3、快速起效疗法: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者血浆置换。

多学科治疗和管理体系在重症肌无力尤其是危象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神经内科、NICU、胸外科、感染科、输血科、血液净化室、护理部和康复医学科的密切配合,形成了针对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这种协作模式显著降低了危象在院死亡率及NICU入住时间等。多学科协作已成为提高重症肌无力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靶向生物制剂

随着对免疫病理认识的深入,重症肌无力治疗靶点不断拓展。从胸腺和淋巴结生发中心中的B细胞激活到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引发的补体激活,以及MuSK抗体影响LRP4-MuSK信号通路,每个环节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这些靶点可分为上游(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和下游(抗体、补体)两大类,分别对应B细胞耗竭剂、IL-6R单抗、BLyS/APRIL双靶融合蛋白以及FcRn拮抗剂、C5抑制剂等新型生物靶向药物。

胸腺切除

胸腺切除也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式之一。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

近期研究将这一技术应用于重症肌无力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CAR-T技术面临致病性抗体高度异质性、同一患者体内存在多克隆抗体、靶细胞抗原免疫逃避等挑战。

尽管取得了诸多进展,重症肌无力的“治愈”依然在路上。传统治疗显著降低了死亡率,但仍有缓解瓶颈,难治性病例需求未满足。多学科协作和规范化管理显著改善了危象患者的生存和预后。生物靶向药物不断涌现推动治疗进入循证医学时代。

责任编辑:张博华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