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持续的高温天气不仅让人感到不适,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更是一场健康考验。如何在炎炎夏日安全运动,成为许多慢性病人群关注的焦点。
一、认识风险:高温对慢性病的影响
高温环境下,人体为调节体温会加速血液循环,这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能造成额外负担。同时,大量出汗导致的电解质失衡可能加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更易出现呼吸困难。
二、运动时间选择:避开高温时段
建议选择早晨6-7点或傍晚6点后较为凉爽的时段运动,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5点外出运动,关注天气预报,在高温预警日减少户外活动。
三、运动方式调整:温和为主
推荐散步、太极拳、游泳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并缩短单次运动时间,可佩戴运动手环或运动手表监测心率,实时关注身体反应。
四、充分准备:防暑降温措施
运动前适当多补充水分,运动中每15分钟补充100-150ml含电解质饮料,穿着宽松、透气的运动服装,做好防晒措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最好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和手机。
五、警惕危险信号
如出现头晕、恶心、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阴凉处休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运动后避免立即冲冷水澡,以防血管突然收缩引发意外。
慢性病患者高温季节运动需牢记“量力而行”原则,必要时可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通过科学规划,即使在高温天气也能安全享受户外运动带来的健康益处。
李小溪,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慢性病防制部心脑血管防制室,主管医师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