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是一段充满喜悦与期待的旅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健康问题也需要准妈妈们格外关注,妊娠期高血压就是其中之一。值此全国高血压日,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个孕期常见的并发症,学会科学应对,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一、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顾名思义,是指孕妇在怀孕20周以后首次出现的高血压。它的医学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这种高血压有一个特点:通常在产后12周内会自行恢复正常。并且,在诊断时,不伴有明显的蛋白尿或其他器官功能异常。但尽管如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可能进一步发展。
二、妊娠期高血压的几种类型
妊娠期高血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它可以细分为:
妊娠期高血压:仅血压升高,无蛋白尿或其他器官损害,产后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
子痫前期:在妊娠期高血压基础上出现蛋白尿(≥0.3克/24小时)或其他器官功能损害(如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
子痫:子痫前期进展至抽搐或昏迷的危重阶段,可能并发脑出血、胎盘早剥等。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孕前已存在高血压的孕妇,在妊娠20周后新发蛋白尿或器官功能损害。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确诊的高血压,持续至产后12周不恢复。
了解这些分类,有助于医生和孕妈妈对病情的严重程度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如何应对?生活方式调整是关键
一旦被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是管理的基石。
1.体重管理:避免体重增长过快至关重要。应通过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将体重增长控制在医生建议的合理范围内。
2.低盐饮食:减少钠盐的摄入是控制血压的有效方法。注意减少腌制食品、加工食品和调味品的摄入。
3.适度运动:规律的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功能、稳定血压。但务必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4.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左侧卧位有助于增加胎盘血流灌注,对控制血压有益。
四、营养补充的支持
合理的营养补充能为母婴健康提供额外支持:
钙剂:充足的钙摄入不仅有助于胎儿的骨骼发育,也有研究表明可能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有积极作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充。
优质蛋白:增加鱼、禽、蛋、奶、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能满足母体和胎儿快速增长的需求,是维持孕妇整体健康的基础。
五、治疗措施:休息与药物双管齐下
治疗妊娠期高血压通常采用综合方案:
一般治疗:核心是充分休息、保证睡眠、均衡饮食和密切监测血压。这是所有治疗的基础。
药物治疗:当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血压仍控制不佳时,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如孕周、血压数值、有无并发症等)开具对胎儿安全的降压药物。切记:务必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妊娠期高血压是孕期的一个“警讯”,但通过科学的认识、积极的生活管理和规范的医疗监测,绝大多数孕妈妈都能有效控制病情,平稳度过孕期,顺利迎接宝宝的到来。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自身变化,是及早发现和应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最好方法。
作者介绍
吴晓竹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从事产科专业10余年,在产科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进行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擅长处理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
来源:沈阳市妇幼保健院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