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传来喜讯,神经外一科副主任郭学军带领团队成功为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了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这一手术的成功开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也开启了我省神经外科领域此类疾病手术治疗的先河。
据悉,这位患者今年51岁,近三年来记忆力明显下降,无法辨认亲人,逐渐失去与人交流能力,且情绪变得易怒。患者在家人陪伴下来到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就诊,经过多学科联合诊疗机制的详细评估,包括PET-MRI及相关脑脊液检查,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外一科郭学军副主任团队在手术中
针对病情,神经外一科副主任郭学军团队决定采用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这一新兴疗法进行治疗。经过周密计划与准备,手术进行顺利,术后第二天观察到患者认知功能得到显著提升,能辨认并说出亲属姓名,术后一周顺利出院。随访中,患者家属反映患者春节期间心情舒畅,能主动与人交流,且日常生活能力也明显改善。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认知功能进行性衰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在我国呈年轻化趋势。传统治疗主要针对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异常沉积,但效果不理想。近年来,脑淋巴系统功能异常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理的关联成为研究热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脊液清除效率下降,颈深淋巴引流受阻,导致Aβ和tau蛋白滞留,加剧神经元损伤。而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作为一种新兴手术疗法,通过建立颈深淋巴管与颈静脉的旁路吻合,旨在通过改善脑内代谢废物清除延缓疾病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手术需在高清晰度的显微镜引导下进行,医生通过精确的显微操作,将颈深淋巴管与静脉进行吻合,从而建立一个更高效的脑部淋巴循环途径。这一过程需要精准的判断和精细的操作,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优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小,术后恢复较快。这一手术需在高清晰度的显微镜引导下进行,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
辽宁省人民医院此次成功实施手术,标志着辽宁地区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也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辽宁省人民医院将继续致力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