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到7日
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例
均予以内镜下止血治疗
止血成功率达到100%
……
在刚刚过去的“双节”假期,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健康守护“不打烊”,ICU团队更是“连轴转”,紧急抢救脚步不停,科室床位持续满员,医护人员用专业与坚守交上一份份沉甸甸的生命“答卷”。这其中,年过九旬的患者李奶奶(化名)让人印象深刻。
因为“呕血、黑便8小时”,93岁的李奶奶被紧急送入市六院急诊科。当时,老人的血压降到了72/48mmHg,心率高达128次/分,血红蛋白仅为47g/L(女性正常值110-150g/L),面色苍白、意识模糊,已经出现休克早期症状,情况万分危急。
急诊科迅速开通静脉通路补液扩容,结合病史和检查结果,医生作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随时可能发生的失血性休克让李奶奶命悬一线。急诊科于是立即启动消化道出血救治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将患者送至转化ICU,接受进一步救治。
ICU团队紧急评估病情,考虑到患者肝硬化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能性极大,保守治疗效果有限,果断决定急诊胃镜下止血。ICU主任吴云海一边指挥快速补液、输血抗休克,一边协调麻醉科与内镜团队。
“食道见多处迂曲静脉团,胃底有一个活动性出血破口,正在喷血!”在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ICU副主任张丽瑶带领团队展开内镜下止血治疗,胃镜镜头刚进入患者体内,险情就暴露出来。
由于高龄患者黏膜脆弱、血管壁薄,稍有不慎便可能诱发再出血。张丽瑶副主任屏气凝神,轻柔操作,以丰富经验精准调整镜身角度,先用组织胶封闭破口,再对周围曲张静脉逐一硬化剂注射,快而不乱,有条不紊。
“止住了!”不到30分钟,出血点被成功控制。术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在场的医护人员才松了一口气。
为了让李奶奶术后快速恢复,护理团队制定了个体化的“抑酸、降低门脉压力、营养支持、灌肠”方案。三天后,老人各项生命指标恢复正常,顺利转出ICU。
“本以为国庆要在鬼门关走一遭,没想到六院的医生护士比我们还‘拼’!”返回普通病房,李奶奶的家人对治疗效果深表满意。
据了解,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急危重症之首”,尤其在节假日期间,因饮酒、饮食不规律,市六院救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数量较平日增加约30%。作为省、市重点建设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救治中心”,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依托“急诊科-ICU-内镜-麻醉科”多学科协作体系,急诊快速评估、ICU重症支持、内镜精准止血、麻醉科协助配合,环环相扣,用对生命的敬畏、对职责的坚守,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来源: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