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是第32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持续科学补碘,推动健康发展”。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联合多部门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旨在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倡导科学补碘,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缺乏碘而引起的地方病。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促进生长发育。不同人群都需要充足的碘。
如果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造成地方性克汀病、听力障碍、智力损伤等。根据近年监测结果显示,沈阳市孕妇碘营养水平处于适宜范围的低值。因此,妊娠期妇女和哺乳妇女需要及时补充足量的碘。儿童和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碘缺乏会对生长发育包括智力发育和体格发育造成损害。成年人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
沈阳市开展的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全覆盖监测工作,结果显示沈阳市绝大多数地区仍为外环境碘缺乏,且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以普遍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保护大多数人免受碘缺乏危害,是提高人口素质、利国利民的重要公共卫生举措。
沈阳市从1976年开始实施以食盐加碘为主,病情监测、人群碘营养水平主动监测以及健康宣传为辅的综合干预措施,2010年实现以县级为单位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在充分考虑碘缺乏地区居民每日膳食碘摄入量、食用盐碘含量和食盐摄入量的情况下,普遍食盐加碘在碘缺乏地区不会引起人群碘摄入过量。自2000年以来,我国碘缺乏病相关监测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甲状腺疾病的成因复杂,与环境、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没有证据表明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